首页

国产女主调奴

时间:2025-05-29 12:43:44 作者:假扮猎头诱导员工辞职?“软裁员”需要“硬约束” 浏览量:12266

  近日,江苏常州某药企因“钓鱼式裁员”引发热议。据荔枝新闻报道,陈女士在该公司工作6年后,公司先以业绩不达标为由,单方面对其调岗降薪,并尝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其后安排人事部门假扮猎头,诱导其主动辞职;诱导失败后,又用在这期间的聊天截图,指责陈女士涉嫌兼职,再次要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无奈之下,陈女士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责令其支付赔偿。

  为逼劳动者辞职而自导自演一出戏,这家企业可谓大费周章。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存在“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时,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本案中,企业拿不出陈女士业绩不达标的证据、无法证明陈女士存在兼职的情况,甚至采用欺诈、诱导等不正当手段逼迫陈女士离职,试图规避法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程序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仅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也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软裁员”并不少见。有的企业管理者通过话语或行为暗示员工“自行离职”,或是发动其他员工对其进行孤立排挤;有的用人单位关闭员工的工作系统权限、门禁打卡权限,使其无法开展工作……而在种种压力下,一些劳动者自知职业发展无望,不得不“知难而退”,主动提出离职。

  企业与员工之间,本应是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关系。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企业则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报酬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一些短视的企业将员工视为可以随意算计的对象,把精力放在如何规避法律义务、降低用工成本上,而非通过提升自身竞争力、优化管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员工的感情,让其他劳动者“人人自危”,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会随着被揭露、被曝光,使得企业自身形象和声誉受损。

  面对 “钓鱼式裁员” 等“软裁员”行为,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督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于劳动者反映的问题迅速介入调查,让违法企业无处遁形;通过不断细化劳动法律法规、定期公布违法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企业用工自主权的边界。应对“软裁员”,劳动者自身也需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在遭遇企业不合理对待时,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条、调岗通知、与企业沟通的记录等,以便在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法院对本案的判决,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广大用人单位“提了个醒”。说到底,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要依靠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摒弃 “钓鱼式裁员” 这类歪门邪道,依法经营、善待员工才是赢得人心、赢得市场的正道。

  李明红《工人日报》(2025年05月29日 05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会见这国总统,习近平为何提到“送医上岛”“送戏下海”?

据介绍,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通过绿电交易机制,购买合肥地区新能源发电项目共计240张绿证,这些绿证相当于绿电的“电子身份证”,1张等于1000千瓦时,此次大会全过程预计将使用24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实现100%绿电供应。此外,大会还构建新能源汽车低碳交通充电网络,进一步降低举办期间的碳排放。

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被决定逮捕

食品真实品质(FA)认证是科技部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率先推出的创新型食品品质表达体系。经过严格的型式试验、产品检测、工厂检查,紫林醋业、水塔醋业、美锦醋业成为在全国醋行业率先通过“FA认证”的醋企。清徐醋产业协会将加快推进全县所有醋企通过“FA”。

山东日照一珠宝店发生抢劫案 警方:已抓获犯罪嫌疑人

“我当时买车时,4S店明确说只要购买最新款的就自动升级享受整车质保;如今车辆充电机损坏,我到4S店维修时,却无法享受整车质保,说需要签署质保合同才生效。当时可不是这么宣传的。”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李先生对《法治日报》记者说起最近的遭遇,非常气愤。

剧本一键成片 首款长剧本解析动态故事板AI生成工具发布

8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青海西部和南部、川西高原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安徽东北部、湖南南部、江西东南部和北部、浙江南部和东部沿海、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安徽东北部、浙江南部沿海、福建东北部沿海、广西西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80毫米)。内蒙古、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7级风,风口风力8~9级(见图1)。

新疆和田团城:何以从“鸽子巷”到网红打卡地

就此,家长需要与学校密切沟通合作,协同育人,将学校的手机管理办法延伸至家庭场景。一项调查显示,92%的沉迷手机行为发生在校园之外。假设在寒暑假期间,家长为图省事将手机当作孩子的“免费保姆”,那么在校期间孩子培养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前功尽弃,并且对开学后的学校教育造成严重障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